鼓浪屿(英文:Kulangsu)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。原名“圆沙洲”,别名“圆洲仔”,南宋时期命“五龙屿”明朝改称“鼓浪屿”。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、中有洞穴的礁石,每当涨潮水涌,浪击礁石,声似擂鼓,人们称“鼓浪石”,鼓浪屿因此而得名。鼓浪屿街道短小,纵横交错,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之一,岛上岩石峥嵘,挺拔雄秀,因长年受海浪扑打,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,沙滩、礁石、峭壁、岩峰。

显示更多

特色
特色景点

日光岩 菽庄花园 皓月园 毓园 鼓浪石

别名

圆沙洲 圆洲仔

特色美食

沙茶面 海蛎煎 肉脯 馅饼

故事传说
爱情故事

1966年,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林语堂定居台湾,把生命中最后一个家安在了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号。1969年1月9日,阳明山林家花园的客厅里,一对喜烛点燃了。这一天,是林语堂廖翠凤夫妇结婚50周年纪念日。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个勋章,上铸“金玉缘”三字,并刻有詹姆斯·惠特坎·李莱的名诗《老情人》。林语堂将其译成中文五言诗:“同心相牵挂,一缕情依依;岁月如梭逝,银丝鬓已稀;幽冥倘异路,仙府应凄凄;若欲开口笑,除非相见时。”林语堂74岁的“老情人”廖翠凤忍不住泪水涟涟。

廖翠凤的家在鼓浪屿。与廖家原有天桥相连的漳州路48号立人斋,是林语堂少年时代曾经寒窗苦读的地方。这座“鹊桥”仿佛注定了两人日后57年的姻缘。

林语堂与鼓浪屿结缘很早。1905年,10岁的林语堂坐了3天的船,从漳州平和坂仔来到了鼓浪屿,插班进入教会办的养元小学,后升入寻源中学,在鼓浪屿完成了他中小学的学业。1911年,林语堂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。有趣的是,到了上海,他才与在圣玛丽女子学校学习美术的鼓浪屿姑娘陈锦端结缘。两人一见钟情,坠入爱河。然而,陈锦端的父亲、富商陈天恩出于门第之见,不同意女儿嫁给这个牧师的儿子,林语堂和陈锦端只能无奈分手。

作为补偿,陈天恩把隔壁钱庄老板廖悦发的二小姐廖翠凤撮合给林语堂。廖翠凤的哥哥是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的同学,廖翠凤对林语堂大二时就连续三次上台领奖大出风头等事早有耳闻,心中暗生情愫。林语堂在回忆录中写道,“我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那位小姐的哥哥相交甚善。我应邀到他们家去吃饭。在吃饭之时,我知道有一双眼睛在某处向我张望。后来我妻子告诉我,当时她是在数我吃几碗饭。另外我知道的,我路途中穿的那脏衬衣是拿到她家去洗的。”不过,廖翠凤的母亲对这门婚姻曾有异议:“和乐(林语堂的本名)是牧师的儿子,家里很穷。”廖翠凤说了一句日后被女儿林太乙誉为“历史性”的话:“穷有什么关系?”

1919年的1月9日,鼓浪屿漳州路44号廖家别墅张灯结彩,廖二小姐要出嫁了,新娘房就设在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。这是一座U形的英式别墅,也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,建于19世纪50年代。古榕、香樟、白玉兰种满了整个院子。廖家老人回忆说,结婚那天,林语堂去廖家迎亲,廖家端出一碗龙眼茶,林语堂不但把茶喝了,还把象征“早生贵子”的龙眼也吃了。看着他这般不懂规矩的憨样,身边的亲友都笑了,接受西式教育的林语堂还一头雾水。

其实,在林语堂看来,婚礼也不过是个形式而已。为了表示他对婚礼的轻视,他取得妻子的同意后,就把婚书付之一炬。“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。”廖翠凤抵挡住父母的压力,决意要与林语堂在一起。失恋中的林语堂,对这份从天而降的爱情是心存感激的。

婚后不久,走下廖家别墅门前长长的石阶,林语堂带着廖翠凤远赴美国哈佛大学求学,踏上了他走向世界的旅程。当时,许多文化名人抛弃旧家庭的发妻,另找时髦的知识女性,廖翠凤也曾担心丈夫会喜新厌旧,林语堂就安慰她:“凤啊,你放心,我才不要什么才女为妻,我要的是贤妻良母,你就是。”林语堂果不食言,夫妻俩相濡以沫恩爱终老。

1976年3月26日,林语堂逝世于香港,灵柩运回台北,廖翠凤把他葬于阳明山林家后院,终日相守。

美国著名作家、林语堂的好友赛珍珠曾问林语堂:“你的婚姻没问题吗?”林语堂答:“没问题,妻子允许我在床上抽烟。”80岁时,林语堂写了一篇《我的婚姻》,阐释了他心中的夫妻相处之道:“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,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。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从结婚才开始,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发展的。我们年龄越大,越知道珍惜值得珍惜的东西。”

这个鼓浪屿廖家别墅走出的女儿,一生平实贤德,如大海般包容着林语堂这个山乡“顽童”,终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。

郑成功

郑成功(巨型花岗岩)1985年8月27日郑成功诞辰361周年落成,屹立在鼓浪屿东南端的覆鼎岩。覆鼎岩高24米,三面临海,一面与鼓浪屿接壤。高15.7米,宽9.2米,重1400多吨,由625块白花岗雕凿嵌接而成。郑成功像气势雄伟,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历史人物。分25层,地基深入岩层3米,并配备防雷设施,可抗12级强台风,8级以上地震”。郑成功像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,身披盔甲,手按宝剑,形象挺拨刚劲,气势雄伟。

其他
近代建筑群

鸦片战争以前,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。直至宋元时期,才有“圆沙洲”的名称,明时始用“鼓浪屿”名称。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,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。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,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。因而,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,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——闽南沿海金三角(厦门、漳州、泉州)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。这种形式,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。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,也还有二进、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。

1843~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。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,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。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,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。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。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、气候和风景条件,非常适宜居住,因而,直至目前为止,鼓浪屿建筑的90%都是居住建筑。外国人染指鼓浪屿,先是租用民房,行使管理教堂、学校、医院等权力,至实力发展、能站稳脚跟以后,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、教会医院、教堂、圣教书局、领事馆。当然,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、别墅等居住建筑。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,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,纷纷投资鼓浪屿,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。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,超出了外国人,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,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。在鼓浪屿岛上,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 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。

解放后,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,经过改造、装修,部分公共性场所已焕然一新。例如,原来巨大无比的“白宫式”建筑——林鹤寿的“八卦楼”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。很多较大型公馆、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、改造,已经改作合其造型、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、有标志性的建筑。

在鼓浪屿岛上有70%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。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,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。有些本地的名人、富户,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,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,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,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,装修艳丽,做工亦很讲究。除居住建筑外,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,创办了建筑公司,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,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。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、李清泉、黄仲训等人,在鼓浪屿投以巨款,发展房地产业,建设开发出售住宅,创办电话、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、码头等公共事业。抗战前,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、造型迥异。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,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。

相关文章